问答题794/1053数据库死锁?

难度:
2021-11-02 创建

参考答案:

数据库死锁

数据库死锁(Database Deadlock)是指在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中,多个事务由于互相等待对方释放资源而造成的无限等待状态。这通常发生在多个事务同时请求多个数据库资源(如表、行、索引等)时,它们在获取资源的顺序上产生了冲突,从而无法继续执行,导致系统陷入死锁状态。

数据库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

数据库死锁和一般的死锁一样,通常也需要满足四个必要条件:

  1. 互斥条件:至少有一个资源被一个事务占用,其他事务不能使用该资源。
  2. 请求与保持条件:一个事务已经持有一个资源,但又请求其他资源并等待,而在等待期间保持已获得的资源。
  3. 不剥夺条件:事务持有的资源不能被其他事务强行剥夺,必须等到事务释放。
  4. 循环等待条件:事务之间形成一种循环依赖关系,即事务 A 等待事务 B 持有的资源,事务 B 等待事务 C 持有的资源,事务 C 又等待事务 A 持有的资源,形成一个闭环。

数据库死锁的举例

假设有两个事务 T1T2,以及两个资源 R1R2,它们之间的交互如下:

  • 事务 T1 执行查询并锁定资源 R1,然后请求锁定资源 R2
  • 事务 T2 执行查询并锁定资源 R2,然后请求锁定资源 R1

此时,事务 T1 持有 R1 并等待 R2,而事务 T2 持有 R2 并等待 R1,它们相互等待对方释放锁,从而形成死锁。

示例 SQL 代码:

1-- 事务 T1 2BEGIN TRANSACTION; 3UPDATE table1 SET column1 = 'value1' WHERE id = 1; -- 锁定 R1 4WAITFOR DELAY '00:00:05'; -- 模拟一些等待时间 5UPDATE table2 SET column2 = 'value2' WHERE id = 2; -- 等待锁定 R2 6 7-- 事务 T2 8BEGIN TRANSACTION; 9UPDATE table2 SET column2 = 'value2' WHERE id = 2; -- 锁定 R2 10WAITFOR DELAY '00:00:05'; -- 模拟一些等待时间 11UPDATE table1 SET column1 = 'value1' WHERE id = 1; -- 等待锁定 R1

在这个例子中,T1 在执行 UPDATE table1 时锁定了 R1,然后尝试去锁定 R2,而此时 T2 正在锁定 R2 并尝试去锁定 R1,这就形成了死锁。

数据库死锁的检测与处理

1. 死锁检测

大多数数据库管理系统(DBMS)具有自动死锁检测功能。当数据库检测到死锁发生时,它会自动中止一个事务来解除死锁。通常,数据库会选择回滚一个事务,这个事务会被称为“牺牲事务”,以便让其他事务继续执行。

  • SQL Server:SQL Server 会定期检查系统中的事务是否发生死锁。如果发现死锁,SQL Server 会中止一个事务并抛出错误。可以通过 SQL Server Profilersp_lock 系统存储过程来查看死锁信息。
  • MySQL:MySQL 使用 InnoDB 存储引擎来自动检测死锁。死锁发生时,InnoDB 会回滚其中一个事务并给出死锁错误代码 1213
  • Oracle:Oracle 会通过死锁检测机制自动发现死锁,并回滚一个事务来解除死锁。Oracle 提供了 v$sessionv$lock 等视图来监控死锁。

2. 死锁回滚(选择牺牲事务)

一旦死锁被检测到,数据库系统会选择一个事务作为“牺牲品”回滚,释放该事务占用的资源,从而打破死锁循环。通常,牺牲的事务会选择以下几个标准:

  • 事务的执行时间:回滚最近开始的事务,或正在进行的事务时间较短的那个。
  • 事务的影响范围:回滚那些对系统影响较小的事务。

回滚的事务会返回一个错误,通知应用程序死锁发生。

3. 自动重试机制

对于一些可能发生死锁的场景,应用程序可以实现自动重试机制。当检测到死锁错误时,应用程序可以尝试重新提交失败的事务,直到成功为止。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短时间内重试不会造成系统负担的场景。

如何避免数据库死锁

1. 统一的锁顺序

与多线程程序中的死锁类似,数据库中的死锁也可以通过确保事务以统一顺序获取资源来避免。例如,在所有事务中,总是先请求表 table1 的锁,再请求表 table2 的锁。如果所有事务都遵循这个顺序,就不会发生死锁。

示例:

1-- 事务 T1 先锁定 table1,再锁定 table2 2BEGIN TRANSACTION; 3UPDATE table1 SET column1 = 'value1' WHERE id = 1; 4UPDATE table2 SET column2 = 'value2' WHERE id = 2; 5COMMIT; 6 7-- 事务 T2 也先锁定 table1,再锁定 table2 8BEGIN TRANSACTION; 9UPDATE table1 SET column1 = 'value1' WHERE id = 1; 10UPDATE table2 SET column2 = 'value2' WHERE id = 2; 11COMMIT;

2. 减少锁持有时间

避免在持有锁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的计算或其他操作。尽量缩短事务执行的时间,从而减少其他事务等待锁的时间。这不仅能降低死锁的概率,还能提高系统的并发性。

示例

  • 在数据库事务中,只进行必要的操作,尽量避免长时间的业务逻辑计算。

3. 合理使用事务隔离级别

事务隔离级别控制了事务之间的并发访问行为。高隔离级别(如 SERIALIZABLE)会引发更强的锁竞争,从而增加死锁的风险。适当降低事务隔离级别(如 READ COMMITTEDREPEATABLE READ)可以减少死锁的发生。

注意:使用较低的隔离级别可能会导致脏读、不可重复读等问题,所以要在性能和数据一致性之间做权衡。

4. 死锁监控和日志记录

  • 开启数据库的死锁日志记录功能,实时监控死锁发生的原因。通过日志,开发人员可以分析死锁发生的模式,从而调整数据库操作或优化应用程序代码。

MySQL 示例

1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;

SQL Server 示例

1EXEC sp_lock;

5. 优化查询和索引

通过优化查询和合理使用索引,可以避免长时间的锁持有。例如,确保查询尽量快地执行,避免扫描大量的数据行,这有助于降低死锁发生的风险。

数据库死锁的诊断与解决

  1. 查看数据库的死锁信息
    • 在 SQL Server 中,可以使用 SQL Server Profiler 或查看 sys.dm_tran_locks 视图来捕获死锁事件。
    • 在 MySQL 中,可以使用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来查看死锁日志。
  2. 使用死锁监控工具 一些数据库管理工具(如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、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、MySQL Workbench 等)提供死锁检测和诊断功能,帮助开发者查看死锁详情并优化应用。

最近更新时间:2024-12-12